景点
长江源怎么样,好玩吗?长江源相关介绍
2019-05-12 13:07  浏览:188
关于长江源怎么样,好玩吗?长江源相关介绍内容

目录

1、三江源和长江源,黄河源有什么区别
2、沈阳长江源科技这家单位怎样啊
3、长江源头在哪里
4、长江源在哪?
5、谁是保护长江源第一人?
6、长江源头所在的地区名称是什么
7、中国的长江源头在哪里
8、长江源的谜团
9、长江源头的景色是怎样的

 

1、三江源和长江源,黄河源有什么区别


这三个概念分别指的是三江,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当然不一样了。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被誉为“中华水塔”。

长江源,即长江的源头,孕育了华夏的文明。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环抱于号称“亚洲屋脊”的昆仑山脉和青海、西藏交界处的唐古拉山脉两大山脉之间。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很少有人触及,是科学家、探险者和环保爱好者所神往的地方,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长江源头被国家列为自然保护区。

黄河源是指龙羊峡水库以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黄河流域范围。涉及青海、四川、甘肃3省的6个州、18个县,总面积约13.2万平方公里。黄河源头的面积虽然微不足道,然而它的影响却不容小觑,牵动着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发展。

2、 沈阳长江源科技这家单位怎样啊


外人不了解,公司经常拖欠工资,更别说涨工资了。绩效3000,最多给600,甚至是0.。
 

3、长江源头在哪里


长江源(三江源之一):即长江的源头、也即通天河的几个源头,在青藏高原腹地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之间。 历史上认为有四个源头:1)正源本支(南支)是一级通天河,即古代所称通天河的上段,大体即布曲,是青藏铁路在唐古拉山镇区域的主要走向;2)南源当曲来自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山麓的沼泽地,接纳当曲就形成第二级通天河;3)正源北支沱沱河开始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接纳沱沱河就形成第三级通天河;4)北源楚玛尔河出于昆仑山南支的可可西里山黑脊山南麓,接纳它就形成第四级通天河。正源与北源之间的勒玛曲(上流是秀水河)是季节河。 1976年考察认为是三个源头:认为沱沱河是主源,规定它汇入下面的大河起才称通天河,而把历史上称为通天河上段的布曲降为当曲的最大支流。 后来发现当曲最大:比沱沱河长,而且水量更大。 河流树观念:认为布曲是通天河的主干,左右两个大枝流。 当代兼顾:当代的青藏铁路在史称通天河沿的地方设通天河站并列于沱沱河站(在沱沱河沿),兼顾历史上的习惯称呼。 长江源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长江源头保护区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交叉关系,它的西部属于可可西里保护区和唐古拉山镇。 水量比较:以前认为沱沱河的水量最大,认定为正源,后来发现当曲的水量更大。
 

4、长江源在哪?


长江:
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与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通称为中国7大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市崇明岛注入东海。支流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干流长6397公里,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江源:
为青海省沱沱河,与南支当曲汇合后为通天河,继与北支楚玛尔河相汇,于玉树县接纳巴塘河后称金沙江,在四川宜宾附近岷江汇入后称长江。长江在宜宾至湖北宜昌间,又称川江;从湖北的枝城到湖南的城陵矶段,又称荆江;江苏镇以下因古代有扬子津和扬子县,故亦名扬子江。
 

5、谁是保护长江源第一人?


杨欣,196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会长。

1984年,杨欣开始长江上游金沙江段的考察、摄影、探险。1986年,参加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任主力漂流队员兼摄影师,全程漂流、考察长江干流6,300公里江段。1991年,组建长江支流雅砻江摄影考察探险队,任队长,全程考察、拍摄雅砻江1,500公里江段。1992年,参加长江上游森林资源考察队,任摄影师。1993年,参加长江源摄影考察队,任摄影师。1994年,组建“神奇长江源”电视摄制探险队,任队长。1996年,组建“保护长江源,爱我大自然”活动考察队,任队长。1997年,通过义卖自己所著《长江魂》一书筹款,建立起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这是长江源头也是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1998年,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二期工程建设。1999年,策划并倡导建立“长江源”环保纪念碑,得到国家环保总局的支持与响应,此碑已于当年6月5日立于长江源头。同年考察长江正源沱沱河及南源当曲生态环境现状和教育状况;组织志愿者进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三期工程建设。2000年,获得“地球奖”。2001年,获得“福特汽车环保一等奖”。2002年,获得团中央等颁发的“母亲河奖”。2004年,获得“福特汽车环保三等奖”。2005年,获得“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案例大赛”优秀奖。2005年,获得中华环保基金会和野生救助协会联合颁发的“中国首届野生资源保护奖”。2006年,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2007年,拍摄、撰写、编著《中国长江》自然与人文图册。

在青藏铁路建设和开通期间,杨欣带领志愿者在长江源和可可西里开展了“藏羚羊种群数量和分布调查”、“青藏线垃圾调查”、“长江源冰川退缩监测”、“长江源生态人类学调查”、“青藏铁路列车环境宣传”等系列项目,并向青藏铁路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交了加强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建议,几乎全被采纳。

1986年,正在四川攀枝花一家电厂当会计的杨欣,听到了长江漂流探险队组建的消息后,便赶到了成都报名。那一年,23岁的杨欣第一次来到了长江的源头,任主力漂流队员兼摄影师,考察长江干流6,300公里江段,他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了母亲河源头的壮美。可是随着他后来几次去长江源头,发现当地的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恶化:1986年,在可可西里的涵天包畔,他看到了迷人的河滩与绿色的草坡。到了1993年,镜头下的草坡大部分已被沙丘所掩埋。1994年,杨欣组建“神奇长江源”电视摄制探险队进入青海,他发现第一次来长江源时,可以很容易地拍摄到几十只甚至是上百只的藏羚羊,而在此后的考察中,杨欣再也没有见到那么多数目的藏羚羊群,最多的一群只有11只。后来,他在治多县听到老牧民讲起“野牦牛队”队长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倒在偷猎者枪下的故事后,索南达杰的壮举深深感动了杨欣。索南达杰的同事告诉杨欣,索南达杰生前的愿望是在可可西里边缘地带建立一个自然保护站,作为反偷猎的前沿基地。听着这位同事的话,杨欣没有吭声,只是走到索南达杰灵堂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从那一天起,杨欣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镜头除了真实地记录下那些逐渐消逝的美丽外,它并不能挽救可可西里。杨欣决定要完成索南达杰未尽的遗志,建立一个关注藏羚羊、关注可可西里的自然保护站。

长江全长6,380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它的源头就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主峰的各拉丹冬大冰峰。1979年发现长江的正源是沱沱河。长江源头的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杨欣在结束长江源的第5次考察后,开始了3个月的资料查阅与准备,他先后在青海、北京、深圳等地,寻求各方的认可与支持。在那个时候,杨欣认识了“自然之友”的创始人梁从诫。梁从诫对杨欣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杨欣,你看我还能为你做点什么?”一年之后,长江源生态环境综合考察队从深圳顺利成行。1996年5月27日,取名为“索南达杰”的自然保护站在可可西里正式奠基。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就在为建立保护站筹集资金,建一个保护站需要上百万的资金,正在为资金发愁的时候,杨欣的一位朋友提醒他:“你最大的财富是6次长江漂流的经历,把它们写下来,然后卖书,再用书义卖的钱去建保护站。”从此杨欣翻开以前的日记和图片,清理资料和思路。他并不太擅长写作,但是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在长江探险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文字。两个月后,《长江魂》完成,在岭南美术出版社的帮助下出版,杨欣用书籍义卖的收入向深圳厂家订货为保护站购置了与南极站同质的轻钢结构活动房。

1997年9月4日,12名以工程技术为专长的志愿者先后到达可可西里,他们自掏路费,带着帐篷、被子和锅碗瓢盆与原治多县西部工委的人员一起,克服高寒缺氧,用最简陋的工具,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

在梁从诫的帮助和深圳市政府的资助下,1997年9月10日,在长江北源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上空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终于建成了!索南达杰保护站在可可西里地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间长江源保护运动的真正开始。此后杨欣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推动了可可西里乃至整个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使可可西里藏羚羊的保护和长江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同年底,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成立。

1998年,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一期工程建成后,立刻成为治多县西部工委反偷猎的最前沿基地,扼守住了进入可可西里的两条主要通道。由于资金有限,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当时只有一栋80平方米的主体房屋,许多设施都没有资金添置。冬季,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室内温度接近零下30摄氏度,反偷猎队员依然在此固守。8月,绿色江河通过义卖书的收入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又招募了30名志愿者来到可可西里(其中16名是在校大学生),对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进行了二期工程建设。在没有任何机械帮助的情况下,凭着志愿者的双手立起了28米高的瞭望塔,建立了多功能厅,厨房,太阳能、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和柴油锅炉取暖装置,增加了厕所等。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在建设过程中,不仅为可可西里反偷猎行动提供了一个基地,同时成为可可西里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许多记者和环保人士从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走进了可可西里,开始关注藏羚羊的命运。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藏羚羊保护活动逐渐成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典型代表。

1999年,杨欣在四川注册成立了“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以下简称“绿色江河”),以民间社团形式推动长江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同年,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进行第三期工程建设,修建了储藏室和水泥道路,室内铺设了强化木地板等,保护站的设施进一步完善。为了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长江源生态环境现状的重视和关注,促进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进程,“绿色江河”倡导建立长江源环保纪念碑,并制定出一整套可行性方案。该年,由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等部门牵头,在长江源区的沱沱河建立了长江源环保纪念碑,江泽民题写了碑名。除此之外,杨欣还组织了科学家队伍,对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周围的冰川、植被、牧民生活状况等进行综合考察,为进一步促进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进程奠定了基础。

2000年,在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和香港地球之友的支持下,杨欣出版了《长江源》画册,并联合WWF、香港地球之友、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绿家园志愿者等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在北京推出“长江的希望”活动,通过义卖形式筹集保护长江源的资金。他们通过向社会义卖、认捐的形式,向1,000多所大、中、小学校捐赠了1,200多套《长江源》、《长江魂》(价值近40万元)图书,并在北京、上海、武汉、重庆、长沙、成都、深圳等城市的大、中、小学进行了40余场“我们只有一条长江”的主题演讲,让更多的孩子了解长江,关注长江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这年,“绿色江河”对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进行了第四次建设:建起了专门的配电房,在原来800瓦发电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了1,400瓦的风力、太阳能发电设施,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供电量达到2,200瓦。当年底,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配备了吉普车、卫星电话、电脑等设备。

经过4年建设,2000年,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成为长江源、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设施最好的基地。

2001年1月1日,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志愿者机制开始启动后,志愿者们纷纷报名,杨欣从全国众多志愿者中选拔出30名志愿者分12批次进行了53次野生动物调查,第一次系统性地科学地记录了青藏公路沿线100公里野生动物的种群及迁徙情况,“绿色江河”根据志愿者的调查记录,完成《五道梁到昆仑山口的野生动物调查报告》和《关于青藏铁路施工单位基地选址及铁路建设分段施工的建议书》,并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青藏铁路总指挥部等有关单位。2002年青藏铁路施工期间,这些建议得到部分采纳。每年,“绿色江河”公开招募的志愿者不超过40人,但最多的一年,光报名的人数就超过1万人。在“绿色江河”志愿者的队伍里,有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人员,有无线电工程师,有报纸杂志的媒体记者,还有国内顶尖的高山病临床医生等。

2002年,青藏铁路工程在长江源区数百公里的范围内全面展开,藏羚羊产羔期间的迁徙路线继青藏公路之后,第二次遭受人为的阻挡。之前,从昆仑山口到五道梁之间的100公里,都是藏羚羊跨越青藏公路的主要迁徙通道,但是由于铁路的施工、公路的大修,迁徙通道被压缩到楚玛尔河以南仅10余公里的范围内。杨欣和志愿者们通过持续观察、记录、分析,确定藏羚羊迁徙的规律,向有关单位提出相应的建议,帮助藏羚羊完成青藏公路的东西跨越。同年,杨欣和“绿色江河”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作了一些特别的宣传品,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为宣传品的制作提供资助。其中印制了24,000张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不干胶粘卡通贴画,采用藏文和汉字对照,受到当地藏族和其他各民族、各阶层群众的欢迎,在来往旅行者的汽车上,在青藏铁路建设者的营地、车辆上,在藏族牧民的家里,在五道梁的小饭馆里都贴有这种卡通贴画;针对来往西藏和青海间的游客,印制了5,000份精美的青藏公路旅游手册,将环保理念以游客注意事项等形式融入手册之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杜绝了一般宣传品看完就扔的现象;针对青藏公路上的司机,专门制作了2,000个藏羚羊图案的中国结平安符,并印上“藏羚羊祝你一路平安”的字样。通过这些特别的纪念品,把保护环境的宣传内容,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给不同的宣传对象,对当地人、游客、青藏铁路建设者环保意识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和督促作用。

杨欣和志愿者们经过两年的持续调查,在139次调查和1,000多组数据的基础上,2003年1月完成20,000多字的《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野生动物调查项目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完成《关于青藏铁路施工期间藏羚羊季节性迁徙保护的建议》,并及时送达国家环保总局、青藏铁路总指挥部。它们受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青藏铁路总指挥部《关于确保藏羚羊顺利迁徙的通知》的文件中除了采用杨欣和志愿者的建议外,特别强调对“绿色江河”的工作进行配合。同年8月到10月,杨欣带领索南达杰保护站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联合对青藏公路昆仑山口到唐古拉山口400公里的青藏公路两侧和沿途的居民点的垃圾进行了全面调查,同时也对当地的淡水资源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完成《长江源头地区公路沿线垃圾问题调查报告》、《长江源区居民用水情况调查报告》等,分析了垃圾的现状、产生原因和危害,提出了将垃圾通过铁路剩余运力运至格尔木集中处理或就地处理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完成《关于青藏公路、铁路沿线居民点垃圾收运处置的建议》,并上报给国家有关部委,力求最终解决当地的垃圾处置问题。

2004年,在杨欣的组织下,“绿色江河”继续在可可西里地区实施“藏羚羊种群数量调查及迁徙保护”项目。项目开展期间,记录长江源头地区青藏铁路、公路沿线100公里范围藏羚羊分布、迁徙和数量情况,通过为藏羚羊清理迁徙路障、青藏公路拦车等方式,多次协助迁徙中的藏羚羊通过铁路和公路,并在青藏公路上设置了中国第一个野生动物通道临时红绿灯,仅2004年6月至7月就护送了2,000多只藏羚羊通过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使藏羚羊的保护更为人性化,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005年6月2日,《亲历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在三联韬奋书店进行首发和义卖。这本书是“绿色江河”志愿者以在可可西里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一本书。10年来他们的亲历和他们的见闻就是可可西里的一个缩影,他们见证了普通中国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可可西里的地理名词。杨欣在书的序言中写道:“在你拥有这本书的同时,你已经为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献上了一份爱心。本书的义卖收入将全部用于中国民间第二个自然保护站的建设。”

第二个民间自然保护站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亲历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和杨欣所著的《中国长江》图册的义卖收入。之所以将第二站确定在中国的西南山地,是因为这里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西南山地拥有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雅砻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河,其中任何一条河流的水量都超过黄河;梅里雪山、贡嘎雪山、玉龙雪山、四姑娘山、雪宝顶等系列雪山终年积雪;拥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羚牛等中国最珍惜的野生动物;拥有20多个少数民族和他们丰富的民族文化。西南山地是中国最后的香格里拉。

西南山地的长江上游是中国仅次于东北林区的第二大林区,几十年的商业砍伐后,这里水土流失日趋严重,长江洪水频繁发生,直接影响了长江中下游的安全。1998年长江发生洪水后,中央停止了长江上游天然林的砍伐,实行退耕还林。之后,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在长江上游开始进行旅游开发、矿产开发、水电开发。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开发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于是,杨欣和“绿色江河”在总结第一站的基础上,在西南山地建立中国民间第二个自然保护站,以保护站为基地,开展青少年环境教育、保护区管理人员相关知识培训、生态旅游示范、国际间环境保护交流等系列项目。同时,通过5年的努力,摸索和总结一套民间自然保护站环境保护教育、培训的模式,并与政府合作,在西南山地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中复制更多的保护站,为当地政府提出的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民间支持。

在2006年7月青藏铁路通车之际,杨欣和“绿色江河”志愿者为了减少游客对青藏高原环境的污染,又启动了“乘青藏铁路列车,做高原绿色使者”的环保宣传项目,招募志愿者在格尔木车站、拉萨车站和青藏铁路列车上对进藏游客进行广泛的环保宣传,力求减少游客对高原污染的扩散。

10年来,杨欣和“绿色江河”志愿者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香港等10余座城市的上百所学校,进行了数百场关于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讲,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加入到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中。

“作为探险家,我为踏遍长江源头而自豪;作为摄影师,我为长江源头的壮美而骄傲;而身为长江哺育的孩子,我应该为母亲河源头保护做些事情了。”“现在,保护站已经成了可可西里标志性的建筑,但你可能不相信,建站所有的大小工程,都是我们志愿者自己动手完成的。”“环保是一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射线。”


 

6、长江源头所在的地区名称是什么


长江源头所在的地区名称是西部属于可可西里保护区和唐古拉山镇,长江源头保护区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交叉关系。

长江源(三江源之一):即长江的源头、也即通天河的几个源头,在青藏高原腹地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之间。

历史上认为有四个源头:1)正源本支(南支)是一级通天河,即古代所称通天河的上段,大体即布曲,是青藏铁路在唐古拉山镇区域的主要走向;2)南源当曲来自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山麓的沼泽地,接纳当曲就形成第二级通天河;3)正源北支沱沱河开始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接纳沱沱河就形成第三级通天河;4)北源楚玛尔河出于昆仑山南支的可可西里山黑脊山南麓,接纳它就形成第四级通天河。正源与北源之间的勒玛曲(上流是秀水河)是季节河。

1976年考察认为是三个源头:认为沱沱河是主源,规定它汇入下面的大河起才称通天河,而把历史上称为通天河上段的布曲降为当曲的最大支流。
后来发现当曲最大:比沱沱河长,而且水量更大。
河流树观念:认为布曲是通天河的主干,左右两个大枝流。
当代兼顾:当代的青藏铁路在史称通天河沿的地方设通天河站并列于沱沱河站(在沱沱河沿),兼顾历史上的习惯称呼。
长江源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长江源头保护区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交叉关系,它的西部属于可可西里保护区和唐古拉山镇。
 

7、中国的长江源头在哪里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5。
河源 长江的源头,自古以来有不同说法。近代在一些地理著作中有关长江河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江河同源于一山”,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长江发源于南麓,黄河发源于北麓。另一种是长江发源于可可西里山。源流有两支:南支木鲁乌苏河,北支楚玛尔河。1976年夏和1978年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先后两次组织江源调查队,深入江源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查清了江源水系和源头情况。长江上源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这里河流众多,较大的有楚玛尔河、沱沱河和当曲3条。其中无论流域面积或水量都是当曲最大,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了沱沱河为正源。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江源地区,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40多座。气温低,四季如冬。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且以降雪为主。7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0℃,只有白天在太阳的强烈辐射之下,气温才能达到0℃以上,冰雪融水形成的涓涓细流就成为长江的最初水源。
干流 长江由河源到河口横跨中国地形上的三级巨大阶梯,穿过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岩层,沿途接纳支流的汇入,对长江的河谷形态和水流特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按水文、地貌特点把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3段:从河源至宜昌市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为下游段。
①上游段。上游河段横跨两个地形阶梯。长4529千米,占长江长度72.0%。流域面积100.6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55.6%。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从囊极巴陇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腹地内。因在高原顶部,河谷开阔,河槽宽浅,一般河宽300~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缓慢散乱,汊流很多。从巴塘河口到宜宾称金沙江,是第一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段,这里地形突变,山高谷深,除局部河段为宽谷外,河流穿行于峡谷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到云南石鼓以下,突然转向东北流,著名的虎跳峡就在石鼓以下35千米的地方。峡长16千米,最窄处仅30米。出虎跳峡后、穿越云贵高原北部,到四川省新市镇以下进入第二级阶梯,在宜宾附近汇集了岷江之后,才称长江。自宜宾以下至宜昌之间长1030千米,习惯上称川江。河道蜿蜒于四川盆地之内,河床平缓,沿途接纳沱江、嘉陵江和乌江等众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面展宽。过川东奉节白帝城,长江穿行在第二阶梯至第三阶梯的过渡地段,切过七岳、巫山和黄陵3个背斜,两个向斜,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约200千米,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②中游段。长江出三峡从宜昌以下,进入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长927千米,占长江长度14.7%。流域面积67.9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37.6%。其中,从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长约420千米,因古代为荆州地区,所以取名为荆江。荆江又分为上荆江(枝城至藕池口)和下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两段。下荆江河弯发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中游两岸湖泊众多,江湖相通,构成庞大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长江接纳两大水系以及直接入江的支流来水后,水量猛增一倍以上。湖口以下进入下游段。
③下游段。水深江宽,从湖口到入海口,长844千米,占长江长度13.3%。流域面积12.3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6.8%。江苏省扬州、镇江一带的长江干流又称扬子江。得名于这一带古代有扬子津和扬子县,现在外国人常用扬子江这一名称泛指整个长江。在大通以下受潮汐影响,进入长江口的平均潮流量达26.6万立方米/秒,是长江多年平均入海流量的8.8倍。在一般情况下,一次进潮总量约为32.5亿立方米,大潮时可达45亿立方米。由于海水倒灌,使江水流速减缓,所携带的泥沙便在下游河段,尤其是靠近河口段沉积下来,因此,在江心形成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是崇明岛。
径流资源和水力资源流 域处北纬24°27′~35°54′,东经90°33′~122°19′。位于东亚季风区内,除小部分属高原寒冷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流域平均降水量达1057毫米。除青藏高原江源地区降雪较多外,大都以降雨为主,雨水成为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补给源。径流量主要来自上游和中游,分别占径流量的47.1%和47.2%,下游仅占5.7%。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9755亿立方米。可能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约可装机1.9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万亿千瓦,占全国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53.4%。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占流域的81.5%。
长江干流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全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千米,约有3万千米航道可以通行机动船,宜昌以下3000千米的干流可通行轮船,万吨海轮可直达南京。同时,干流与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内部与沿海各地的联系,而且,也可以与国外进行经济贸易上的交往,因而有黄金水道之称。
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8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古名为,又称“大江”。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各省区,在上海汇入东海,流域共有742个市县,总人口近4亿,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千米。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
长江在江苏省镇江市同大运河相交。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向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击而成的崇明岛。
长江水量和水力资源丰富,水盛时,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昌宜。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干流各河段名称和别名总计不下30种。宜宾至湖北宜昌市,因大部分流经四川省境,俗称川江。长江在四川江津附近弯曲成几字形,又称“几江”。四川奉节县白帝城至宜昌三峡河段,俗称峡江。湖北枝城至湖南岳阳市城陵矶,因流经古荆州地区,俗称“荆江”。这段河流迂回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江西九江市古称浔阳,附近江段又称“浔阳江”。
不久前,科学家对长江重新测量后发现,它的长度为6211.3千米,比公认的6300千米短了80多千米,但这一结果并没有改变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的位置。长江分段的长度如下:当曲(由源头至囊极巴陇)360.8千米、沱沱河357.6千米、通天河787.7千米、金沙江2322.2千米、宜宾一下2740.6千米。
长江以其丰富的资源,灌溉祖国大地,哺育各族儿女;长江以其宽广的流域,将西部巍巍群山和东部浩瀚的大海连成一片;在新的时代,长江之水把祖国大地灌溉得更加肥沃,并以崭新的姿态为推动四化建设作出贡献。因此可以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经当曲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8、长江源的谜团


沱沱河泥沙增加
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公报》和《维护健康长江报告》显示,长江水质总体尚可,但已呈现恶化之势,加强水质保护刻不容缓。
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涉及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2个省区市。根据长江水文局2004年度对长江流域内37447公里河长进行的监测评价,长江水质总体保持良好,水质较好的一、二、三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72.5%,但劣于三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比例已由上一年度的22.5%上升至27.5%,其中四类水河长2611公里,占7%;五类水河长1886公里,占5%;劣于五类水河长5817公里,占15.5%。
长江的年净流量约9600亿立方米,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35%,但其排污量也占到了中国总量的34%。2004年度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88.1亿吨(不含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和矿坑排水248.2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4.8亿吨,增幅为5.4%。其中生活污水超过80亿吨(含第三产业和建筑业25.3亿吨),占29.6%,工业废水202亿多吨,占70.4%。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长江流域的年废污水排放量仅为95亿吨,80年代末为150亿吨。
沱沱河的泥沙量已有所增加,其原因是洪水流经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草场遭到了自然或人为的破坏,但沱沱河具体是否遭到了破坏以及具体原因还都不得而知。 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环境的影响,长江源区的冰川正在逐年退缩,尤其是上万年前的古代冰川的范围正在缩减。
1979年我国正式确认沱沱河上游姜根迪如冰川为长江正源,首次向全球发布了1976年长江科考队摄影家茹遂初先生拍摄的姜根迪如冰川照片;
2009年6月曲向东先生携“2度计划”摄制组考察队28人赴三江源地区考察,成功拍摄黄河源星宿海对比图片,往昔星罗棋布的湖泊已变成今天的戈壁荒野。随后对长江源的考察因冰雪融化道路泥泞,在经历了上百次的陷车之后,考察队不得不止步于距姜根迪如冰川仅仅18公里处;
2010年3月12日曲向东和“2度计划”摄制组考察队20人,再探长江源,成功拍摄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现貌图片。冰川的萎缩震惊世界!
2009年12月18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使多年来一直存在在某些国家和某些专业领域的话题,瞬间成为全球话题和倍受争议的话题。气候变化的真相究竟如何?眼见的是否为实?耳听的是否就虚?中国政府的态度该如何解读?由此而引发的政治经济环境将如何变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有没有机会置身事外?我们到底该如何反应,该做些什么?
2010年3月31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阿里巴巴发布厅,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北京大学MBA校友会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发布会,发布的内容是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分别拍摄于2009和2010年。图片拍摄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的正源:星宿海和姜根迪如冰川。图片的拍摄者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曲向东和他“2度计划”考察队的队友新加坡RH能源公司董事长王海荣先生。他们带着七十年代著名摄影家茹遂初先生拍摄的两地的照片,分别于2009年2010年两上高原,进入三江源地区考察,寻找茹遂初先生拍摄的地点。终于2010年3月15日成功抵达长江正源的姜根迪如冰川,完成了考察拍摄目的。
从他们现场发布的图片来看,三十多年沧桑变化,黄河正源的星宿海已经名不符实,过去星罗棋布的美丽的湖泊风景,则明显可以看到大片的冰川退缩融化。
看了这两张图片,也不禁让人联想起正在发生的西南地区干旱。这一切到底因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是否导致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否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与会的学者、专家与“2度计划三江源考察队”的曲向东、王海荣从这些话题引发了更加深入的探讨,甚至不乏激烈的争论。 盗猎者与反盗猎执法者用枪对峙,盗猎者猎杀各种珍贵动物并使用氯化汞毒剂。氯化汞的使用意味着如今的盗猎团伙使用的盗猎工具已经变化,不再用容易暴露的枪支盗猎,而是用具有麻醉作用的毒剂来猎杀稀有动物,这给保护长江生态带来了更加严峻的问题。
科考勇士解密探险:当曲变长了 她是长江源?
惊险科考 暴风雨中唱儿歌
既是领队又担任此次漂流船船长的刘建称,当漂流小分队得知漂流船不能逆流而上,而给养只剩15包方便面和少许干粮时,队员之间开始相互谦让,有的说自己不喜欢吃方便面,有的说自己拉肚子不想吃,都把面让给队友。脱险那天的早餐,他们将最后的3盒方便面全部煮了。马达感冒、冯春拉肚子,站起来都费力,但他们仍然不让其他队员背着走:“我们自己可以走,你们保存点体力吧!”
与大部队失去联络的那3天,每天都会遭遇至少1场的暴雨和冰雹。这时,队员们就会将动力船推靠岸,躲在防雨布下唱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是每次“演唱会”的开幕曲,然后是唱儿歌,一直唱到暴雨、冰雹停了后再踏上漂流的征途。作为1986年的老长漂队员,王列诗感慨地说:“如果遇到不可抵抗的因素,我们肯定是要保证队员的安全。20年前是激情和冒险,20年后更多理性和思考。” “再探长江源”科考探险漂流队完成对长江当曲河源的科考探险,返回成都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昨日,刘建、王列诗、高明等队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独家解密此次科考探险之旅。
此次再探长江源,科考队首要任务就是测量当曲的长度及流量等方面的精确数据,让数据来证明当曲和沱沱河谁更应该是长江的正源。科考队领队、本报首席记者刘建称,科考队完成了对当曲的全面考察。但相关的数据并不能马上公布,此次活动的首席科学家唐邦兴教授等专家还要进行整理和论证,论证后才能向社会公布,并提交给有关部门。刘建说:“目前可以公布的发现是,当曲和沱沱河一样发源于冰川,并非此前大家认为的那样发源于沼泽,这说明当曲变长了,她更可能是长江正源。”


 

9、长江源头的景色是怎样的


长江全长6380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它的源头就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
1979年发现长江的正源是沱沱河。长江源头的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从青藏公路入藏,会经过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长江源”碑刻。该石碑离开公路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车开过去相当方便。石碑附近还有一座大桥,因为它是长江从上游算起的第一座桥,因而被称为“长江第一桥”
长江源头为沱沱河。
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姜古迪如雪山的冰川,冰川尾端海拔近五千五百公尺。这里有庞大的雪山群,海拔六千公尺以上的雪峰共有二十座,永久雪线高达五千八百公尺,群峰上有四十条现代冰川和许多冰斗。

发表评论
0评